
眉间纹表现为面部眉间区域静态或动态的皱纹,其发生常与年龄压力或劳累者有关,严重影响患者美观,针对眉间纹的治疗,A型肉毒素是其有效的治疗手段,而眉间纹也是A型肉毒素获得的第一个美容适应症,其在2002年美国FDA批准,2009年在中国CFDA获批准,今天将从眉间纹的特点,不同表现类型,肉毒素的注射以及联合治疗等方面,对肉毒素在眉间纹的应用进行总结分享。
眉间纹的形成与皱眉肌、眼轮匝肌、降眉间肌、降眉肌以及额肌相关。其中皱眉肌及眼轮匝肌可以使眉毛下降,同时向中央靠拢,降眉肌以及降眉间肌,则与眉毛内侧不下降相关,额肌的作用为提高眉毛与降眉相关,肌肉拮抗!虽然不同人的解剖构造相似,但不同人在眉间收缩时使用的肌肉不同,会造成不同类型的眉间纹。
针对中国人的眉间纹特点,专家组在2017年研究中指出,中国人主要存在五种不同的眉间收缩形式,分别是:汇聚箭头形,其主要作用肌肉为皱眉肌和眼轮匝肌;U型,其主要作用肌肉为皱眉肌和降眉间肌;微型,其主要作用肌肉为皱眉肌、降眉间肌和眼轮匝肌中部;欧米伽型,其主要作用肌肉为皱眉肌额肌和眼轮匝肌内侧部;反向欧米伽型,其主要作用肌肉为降眉间肌眼轮匝肌内侧。可能还有鼻肌,其中中国人的眉间收缩形式以汇聚箭头和U型最为常见,分别占42.1%和41.4%,而反向欧米伽型最少仅为1.1%,针对眉间纹的临床评估,目前常采用标准化照片评估。
量表方方面目前主要采用面部皱纹量表,样表要求评估静息状态,以及最大皱眉状态时的面部皱纹表现。最大皱眉时皱纹明显,表面看不见,最深皱纹的底部为重度。最大皱眉时周围明显表面能看见最深皱纹的底部为中度,最大皱眉时皱纹可见为轻度,最大皱眉时皱纹不可见为零。静息状态时皱纹明显为重度,静息状态时皱纹可见为中度,静息状态时皱纹有时可见为轻度,而静息状态时皱纹不可见为零。除照片评估外,专家组还采用神经神理学的方法,评估A型肉毒素对眉间肌的作用,其采用复合动作电位与肌电图评估治疗效果。
另外还采用鼻肌复合动作电位眼轮匝肌肌电图与同心针电极抖动分析,评估药物在周围肌肉中的弥散,其结果显示仅通过临床摄影,不能区分不同剂量治疗组肌肉的兴奋度差异,而采用电生理分析发现复合动作电位下降,与A型肉毒素的注射剂量呈正相关!高剂量肉毒素注射组肌电图测得的肌肉麻痹开始于治疗后两周,24周时仍没有完全恢复。眉间纹的肉毒素注射,2013年韩国的美容指南提出采用三点注射法治疗亚洲人眉间纹。其方法首先对同侧眉毛内侧以及对策类词进行连线,形成两条线段,然后分别在两侧眉毛内侧以及焦点注射A型肉毒素。
对于皱眉肌较大的患者通常可采用五点注射法,其中降眉间肌为浅表肌肉,因避免注射太深,而皱眉肌则因注射相对较深治疗相关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上睑下垂、内侧眉毛提升、眉毛下垂等,另外专家组根据不同患者的眉间纹表现形式,采用不同的注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注射两周后静态眉间纹或者动态眉间纹的平均评分均较基线时显著下降,小剂量A型肉毒素即可明显改善静态和动态眉间纹。单独注射肉毒毒素仅对于动态性皱纹有较理想的效果,而伴随有静态凹陷性皱纹者,则可能需要填充剂的,配合注射治疗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有学者在肉毒素注射的基础上,采用玻尿酸对静态性皱纹进行治疗!
其采用小分子玻尿酸,用自带的27计1/2的薄壁针头,顺着纹的方向,针尖斜面向上,斜角填充真皮真层,看出真的形状为标准,连续线状注射,缓慢推针,注射至皮肤微凸起,然后按压抚平进行填充!结果显示,A型肉毒素联合小分子玻尿酸注射后五天起效,一周左右效果显著。术后四周到四个月随访中注射满意者占81.16%,基本满意者占18.84%,满意度为百分之百,联合治疗维持时间4到6个月甚至更长。